最新网址:www.841book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利杂记 > 卷三后记(幻想线主角分析)

卷三后记(幻想线主角分析)

写到这边,幻想线就正式告一段落了。本卷最后,打算再写一写幻想线的这四位主角。

首先我想说一说,我选取幻想线主角的标准是什么呢?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共同点,就是:各有取死之道,但存一线生机。有取死之道,所以他们都光荣地领了盒饭,只能靠幻想线来拯救了╮(╯▽╰)╭而全无生机的,比如像曹操这般某灵帝一心整死的,我也就不废这个心了。

不得不说的是,蛋灵帝真的非常擅长写人物落幕,许多角色的落幕,或悲壮、或意外、或感伤,都是特色鲜明,让人映像深刻。而幻想线这几位呢,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那被隐隐提及却又被种种意外破坏的生机,其最终的退场,就格外让人扼腕叹息了。下面呢,我就结合原著剧情,逐一做一个梳理和分析。

首先说一下第一个退场的许攸。许攸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上的记载都不多,形象倒是很鲜明,就是一个贪财的小人。其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,他的投奔给当时处于极端弱势地位的曹操带来重大转机,最后却因为狷狂不知进退的性格被杀。

而在《覆汉》中,许攸作为前中期、尤其是与袁绍大战戏份中的灵魂人物,与历史形象相比,有了很大的颠覆。最初,许攸以主角“洛阳交际圈引路人”的身份出现,为主角多有奔走和斡旋,此时的他被主角的“钞能力”折服,很务实地“拿钱办事”,与历史形象相去不远。其后,群雄割据开始,许攸为袁绍多有谋划,并与其麾下诸人斗智斗勇,开始渐显锋芒。这里,有书评区大佬通过详实的分析,将其评为“抗燕第一智士”,可谓是很中肯的了,此间我不再赘述。而许攸角色真正的升华,或者说他的“取死之道”,则要从后期袁绍逃亡时说起。

前期颇有些智计,又是务实贪财标准小人模板的许子远,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历水陂三击定策、主动求死这一谢幕高潮的呢?读到这边,有许多人感到不解,但其实,这前面已经有了不少铺垫。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,所以要把这事弄清楚,其实就要看许攸老对头郭图怎么说的。文中,投降后与许攸拌嘴的郭图颇中要害地点出了许攸求死的三大原因:一是魏越之死,这恐怕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。这事说起来许攸也是冤,本只是情急之下发挥了嘴遁神功,哪知魏越这倒霉的家伙恰好会撞上主角的枪口,而导致其得罪了主角元从上下,从而间接地绝了投降的后路呢?如果早知事情会这般发展,以许攸的性格,大概也是会有所犹豫的吧。其二,界桥设谋失败,导致吕翔所部万人平白送死。此事便是乱世之难了。跟随胜利方的,哪怕牺牲了,也是死有哀荣,家里人也有人看顾,那不幸跟随了失败方的呢?而作为失败方的主事人,同时作为一个心理正常的人,想到此处能没有愧疚心和负罪感吗?所以,郭图此问直接让许攸哑口无言,恐怕也是刺激许攸做出那种“自爆卡车”式行为的直接动因。其三,就要说许攸的本性了,这也是导致他死亡的根本原因。郭图在这里直接点出了,许攸的贪财固有天性使然,但更多的则是见到世道不公的一种发泄,他其实仍未失去传统士大夫治国平天下一展自身抱负的那种情怀。所以,当被袁绍倾心信重之时,许攸才没法做到跟其他人那般毫无底线只顾自己,才会竭尽全力建言献策乃至最终把自己坑了进去。如此矛盾而真实的许攸,他的死,又如何不让人扼腕叹息呢?

前面写了这么多,看似许攸是一线生机也无,不过考虑到他“务实”的性格,倒也未必不能破局。所以,在写大娘劝许攸的时候,我着重进行了利弊分析,从务实的角度,帮他解决后顾之忧和内心之愧,同时给了他展现才干的舞台,助他重新找到人生的舞台。在后续发展安排上,许攸成为了大娘的私臣常随左右,满足了他对金钱的天然爱好,并实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——成为一个标准的士人!相较于幻想线其他人,许攸的后半生并不风光,但对于他来说,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完美结局吧?

再说周瑜。历史上和演义上周瑜的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别,历史上的周瑜雅致高量,而演义上的周瑜作为诸葛亮的衬托,则显得有些心胸狭隘。但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周瑜,其意气风发勇抗强敌的气概,都是让人映像深刻。

《覆汉》位面的周瑜出场不多,虽借用了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梗,但其形象更接近于正史的版本。多数时候,周瑜仅作为背景或者通过他人的描述间接出场,而真正算得上是正面出场的,可能就只有身死田埂前那么一小段。可就是这短短的一段,其风度气质,已是让人过目难忘。周瑜先胜后败、慷慨赴死的这一段有着很强的悲剧色彩,颇有点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的味道(讽刺的是,这次关羽恰好扮演了白衣渡江的角色)。

周瑜之死并不难理解。首先他喝了不干净的水从而染上了重病,恶劣的军旅条件又耽误了治疗,本就没几分生机。再就是奇袭失败的负罪感、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及本身性格中的自尊与傲然让他难以投降。

周瑜的生机在哪里呢?从郭嘉的感慨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——他的恩主刘备定然希望他能活!更何况,在燕军这边,还有一个与他相知甚深,一心希望挽救他的蒋干呢?所以,劝降周瑜当然就从这两人入手了。在这方面,一早就开始投资刘备的大娘身份上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。这里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周瑜的傲与杨修的傲显然是不同的。周瑜的傲不是他待人傲慢,抑或是过于自尊不能忍受屈辱,而在于他有很高的道德操守和精神方面的追求,所以谈话也重点围绕着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这方面来,侧重于“务虚”。后续发展上,考虑到刘备与主角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,以及周瑜本身的个性,参考荀彧后续未安排他正式出仕,又要发挥他的才干,就给了一个更灵活自由的商号职务。当然,尚公主和驸马都尉的虚职,就是满足一下公孙大娘的夙愿咯。

下面看曹洪。史料上的曹洪一直是一个很奇怪的人,一方面为了曹操可以不计生死,一方面又以贪财吝啬闻名。历史上,范文程就是通过洪承畴爱惜衣物而判断他死志不坚,说其惜衣必惜身,最终他的判断也得到了验证。那怎么竟会有人惜财而不惜身呢?

《覆汉》位面的曹洪也与历史形象相一致。他出场便喊主角“公孙少东”,这一与众不同的称呼让人映像深刻,中期我们发现他竟悄悄学了公孙家开起了酒楼,而最后他还在想用自己的脑袋换取对家人的照拂,可以说商人气质一以贯之。

而这样的曹洪最终竟然死于自杀,原因仅仅是曹氏宗族不能投降?要知道之后不久,曹操孝顺的好儿子曹昂、性情刚烈的夏侯惇及素以忠贞闻名的荀彧可都是投降了的!是不是死得很冤枉呢?要是考虑到他还曾因经商事与曹操有过龃龉,他这表现就更显得奇怪了。

考虑到曹洪性格着实古怪,自杀的动因也略显不足,我在剧情设计中对曹洪的剧情进行了补足。劝降曹洪其实根本没有啥难度,什么都不做,只要稍微拖上几天曹氏宗族就要开始大量投降,他那本就有些不足的动因也就根本不成立了。在后续剧情设计上,考虑到大家对安利号的普遍担忧及曹洪商业上的出色天赋,没有让曹洪如愿做个平平淡淡的安利号下线,而是担当了安利号竞争对手的重任,顺便去反对势力那边做个卧底——当然卧底做成老大这种喜闻乐见的事情,大家想来也是习惯了嘛。

最后说孙策。孙策在演义中就是个勇将的形象,而在正史中则复杂得多,既有极富人格魅力的一面,不失为一方英主,又轻佻嗜杀,乃至于功业未成而死于刺客之手。

《覆汉》位面的孙策也体现了这种复杂性。他主要的出场有两次。一次是孙坚身故,孙策不愿听从父命放弃争霸,却又能不强逆大势,在夹缝中寻得了一条尚算可行扶灵归乡发展的道路,这已初步展现出了他兼具野心和智慧。另一次就是率领七军袭邺城,毅然接下如此艰险的任务勇气可嘉,打发曹昂回去可见其情义,通过铁骑便猜测出燕国实力说明他智商着实不低,见事不可为立即决定撤退最后甚至想投降(貌似是曹操死前曹氏集团重将中唯一想过投降的……)可见也颇识时务。

不过这样的孙策最后还是死了,而听到的人还要都说一句:活该!“座中杀人子,穷途杀人祖”,本位面的孙氏父子都死于他们最大的弱点——轻生轻死、冲动嗜杀。考虑到孙策前期接连遭遇的打击,以及明显非常不佳的身体状况,这种情节的发展,可以说是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了。

那么,孙策真的没法救了吗?是,又不是。当他做下那种错事之后,按照太史慈的个性,自然是救不了了。但考虑到他最后的梦境中潜意识的反思、泥地中最后的醒悟,他也不乏可救之处。鉴于孙策那种很具有特色的复杂性格,孙策线的设计也是与众不同。他虽说考虑过投降,但桀骜不驯如他真的会自此当个乖宝宝吗?所以搞定孙策这活也就是最热闹和刺激的了。考虑到孙策本就不排斥投降,所以对孙策着重的是大势上的阐明及情绪上的疏导。后续安排上面,孙策显然是最入世的,毕竟他显然有些精力过剩——谁又敢把一只二哈一直关在家中呢?

推荐阅读: 国民艺术家 剑与仙道途 无敌从天行九歌开始 网游之平凡三部曲 音乐系导演 娑婆梦界 副本DOOS时代 尘坠 我有一支星际舰队 我的姐姐是妖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