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祭司的职能,一在祭祀,一在占卜。
占卜,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活动。在我国,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。
曾经有人说,甲骨文是由煅烧龟甲而产生的纹路,其实纯粹就是胡扯。
马括在后世时查过的某度百科就是这么说的。
自然形成的裂痕,怎么能成为文字呢?
其实,龟甲占卜的方法有很多,其中一种便是烧裂。
只是此烧裂不同于彼烧裂。
在龟甲的两侧,分别写上要占卜的内容。烧裂之后,裂纹走向哪里,便代表着神的意志指向了哪里。
与甲骨文几乎同时代的文字,便是金文,也就是大篆。
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,大篆就是金文,小篆就是秦国的文字。与小篆同时代的文字,还有六国文字,最著名的便是楚国的鸟虫篆,广义来说,也可以把鸟虫篆归类为小篆的一种。
甲骨文用于占卜,那么金文,也就是大篆,则是用于祭祀。
大篆之所以叫金文,是因为这些文字乃是刻在青铜器上。
我国出土的著名青铜器,包括司母戊方鼎,四羊方尊等等国宝,在其内部全部刻有文字。马括在后世参观博物馆的时候,特别喜欢看这些青铜器内部的文字。
虽然看不懂,却能感受到一种虔诚的力量。
这些刻字,有些是记载自己的功绩,有些是祈祷文,我们的先民们期望着通过这种方式,让神明和后人知道自己。
在现在看来,祭祀和占卜都是迷信的活动,却直接产生并发展了文字。
而匈奴人在汉人拥有文字三千年以后,依然没有产生文字,就是因为他们的祭祀和占卜都用的是草。
匈奴用于占卜的草,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草,而是叫作蓍(shi)草。
蓍草,名字比较生僻,其实非常常见,就是那种一支草,上面顶着一团小碎花,在我国北方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。
等蓍草生长成熟之后,截取茎成等长的小段,阴干之后便成了占卜用的蓍草。
这种占卜方法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夏朝,并且流传至今。
继承了夏朝的商朝,发展出了龟甲占卜,而同为夏朝后裔的匈奴,则依然使用蓍草占卜。
伊稚斜将目光看向大祭司,大祭司会意,从怀里掏出了一把蓍草,开始了占卜。
占卜的过程看起来很简单,其实很复杂。
只见大祭司的两只手在那一把蓍草上来回拨拉,口中念念有词,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。
一把蓍草,到底该如何分,每次分几根,左右几根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,只有大祭司一脉的人知道,别人根本无从得知。
因此,只要匈奴人还需要祭祀,大祭司的地位就无法被撼动。
而历任大祭司,都只专注于祭祀,并不去图谋挛鞮氏的权力,因此两千年来,大祭司和大单于一直都相处得非常融洽。
现在,面临着匈奴人未来战略的大调整,对大汉是战略进攻还是战略收缩,自然是需要一项隆重的占卜活动。
本来占卜之前,需要沐浴焚香,祷告天地之后才能进行。
恰逢蹛林大会,第一日便是祭祀日,大祭司早已完成了沐浴焚香的一套流程,现在就直接可以开始占卜。